读李娟的《冬牧场》——读书读生活

原本是打算写写《围城》的,遗忘的太多了。回头看的时候顺便看了下别人的书评,有些感受确定在读书的时候同样有过,但现在感觉没那么强烈了。留着重读之后再看看能不能写点什么。

去年读的书里面,《冬牧场》是最能重拾小时候读书乐趣的作品。

小时候读书,杂志、期刊类的“书”比较多,《读者》、《青年文摘》等的,这些都是从哥哥姐姐那里得来的。记得初中每次开学总会带几本《读者》等杂志去读,以应付刚开学那几天无所事事的时光。特别记得小学时候,每个学期会发一些课外读物,大概有两三种不同类型的读物,每人仅一本,同桌两个人是不同类型的,大家交换着看,另外还有一些作文类的报纸。我们班还建立了“图书角” ,也就是在教室黑板旁边角落放了一张书桌,班主任鼓励大家把自己的书放到“图书角”,登记在册,供全班同学借阅。除此之外,我很少能读到其他的书。在图书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,到手的书总是如饥似渴地读。记得从同学手里借到一本《简爱》,喜爱至极,没日没夜读了两天,读完了。对书中人物的遭遇感同身受,身临其境般,这种读书的奇妙感觉至今犹在,回味无穷。在图书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,对读物也是不挑食的,饿极了什么都吃,《故事会》、《小说界》等一些可能不适合小学生读的期刊、杂志,也读过一些。严格来说,《读者》、《青年文摘》我可能也是在不该读的年龄段里开始读的,最不该读的可能还有一些五行八卦类的地摊书……见到什么读什么而已。

高中时期的读书应该比较符合自己的年龄了,那正是韩寒、郭敬明、安妮宝贝等流行于校园的时候。这段时间的读书得益于我有了一部手机,每天晚上熄灯后,查房的老师们走了后,我就着火柴盒大小的手机屏幕读了三年。有段时间痴迷于《福尔摩斯探案集》,每天晚上读一篇,读完了全集,我记得电子书资源有几十 M 之多,后来在书店翻看才知道那些文字印成书,得有几十公分厚了。此外,那个时候读的最多的应该是安妮宝贝的作品,安妮是那时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家,我喜欢她优美、精炼、清澈凛冽的文字,不过也都是就着火柴盒大小的手机屏幕读的。大学放暑假回家,在火车站旁边的新华书店买过一本《春宴》,那是买的安妮宝贝的第一本书,装帧也喜欢,文字也喜欢,慢慢读,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暑假。郭敬明的《悲伤逆流成河》是高一入学前的那个暑假读的,那年中考,考场就设在后来读高中的那所学校。一好友从校园附近的书店买了《悲伤逆流成河》和《乱世佳人》,他读完后,我借来读。《乱世佳人》下册他没读完,我只借到上册。我有个哥哥酷爱读书,我们两个都上学的时候,没到暑假,我们一起玩,他就捧一本书,坐在河边看。我记得我们讨论过郭敬明的《幻城》和韩寒,我都不甚了了。直到看到《悲伤逆流成河》才知道郭敬明文笔的厉害!高中读他的《最小说》,班里有几个他的书迷,其中有个漂亮的女同学每月都会买《最小说》,我们就轮流借着读。此外还读了他公司旗下许多作家的作品,记得有落落、安东尼等,那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。

读书得到的乐趣,除了对未知的渴求之外,可能还有想要一种“那样的生活”、“那样的爱情”……的满足。当然,这肯定不是读书乐趣的全部。读《冬牧场》感受到的快乐,应该就是这样的吧。

读李娟的第一本书是《我的阿勒泰》,通过“多看” APP 读的电子版。爱上了那个在北疆生活的女子,爱上了她亲切坦诚而又清澈优美的文字。读的过程中一直在想象作者的模样——优雅、倔强,一个真正的活着,活得明媚的女子。从读《我的阿勒泰》到读《冬牧场》,过去了有三四年,不知道这两本书的写作顺序,在我这里,李娟的生活就在这两本书、三四年间延续着。读到《冬牧场》,第一感觉就是,对了!是那个女子!她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?

后来我知道李娟可能是一个遇到了也不会多看两眼的普通女子,身上并没有我印象中作家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。她真的真实,放下笔杆子就是一活生生的人,拿起笔杆子就能把生活活生生地展现在你面前。一个牧民家庭,跟随季节迁徙,尤其在冬天,几个人,一群牲口,去到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放牧生活,除了无聊、寒冷,有什么可写的呢?拿起《冬牧场》,却感觉不到可能的乏味、无趣,反而让我开始思考,我正在经历的是生活吗?在城市里,上班下班重复着可能并无太多意义的工作,天空灰蒙蒙一片,好像李娟笔下的荒凉的戈壁滩倒挂起来了。这样自然的天色,却闻不到自然的味道。似一场梦,偶尔醒过来,只想逃离。

我看到的人们呢?人们自私、虚伪、势力、奸诈,人们孤独,无助,无趣、可怜。人们努力建设着的社会秩序里,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生活,剩下的都是为了生存而不情愿地建筑着那小部分人的生活。也许,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画面。也许,喜欢李娟是因为她给了我没想到过的生活的另一幅画面。也许,童年的农村生活决定了我更需要一种接近于自然的生活方式。也许,长久以来的不断向上生活目前到尽头了,而这个尽头又是我不能坦然接受的。

这或许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的尴尬。生活看似给了人们无穷的选择权力,但具体到某一个人,未必可以做到“选择”。未必能选择一个最爱的人共度一生;未必能选择结婚不结婚,生不生孩子;甚至未必能选择做你真正喜欢的工作。大多时候的所谓“选择”,只不过是去争取一下,然后等待着“被选择”,这道理是从《向往的生活》黄磊老师那里学到的。到底很少有人能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。可还是有些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对自己的生活有了选择,选择逃离目前所拥有的一切,去到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,开始一种生活,而且不显得矫揉造作。什么是苦日子?李娟和她笔下的人们风餐露宿的生活是苦日子吗?我不觉得是,没有自由与灵魂的生命才是苦的。

我甚至在接近成年的时候还不太懂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有什么意义,虽然从小就被教育要树立正确的三观,被教育什么才是正确的三观。到了二十多岁,我开始怀疑这一切。这个世界和小时候眼中的世界不太一样,人生也不只有一种可能性,小时候被建立的“价值观”似乎与我现在所追求的也没多大关系。读到过一句话:当一个人为你服务,你却不能给他足够的报酬的时候,你就教育他,让他树立正确的三观。……嗯,重构自己的思想,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,甚至会毁了一切,但是一旦完成了,能坦然地从头再来一次,应该也是很痛快的吧。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